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国产色片在线_这里只有精品国产_**一级毛片在线直播

當前日期: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繁體中文  
· 首頁專題論壇
變遷中的憂思
來源: 點擊數:1481次 更新時間:2017/5/11 19:07:05

我的故鄉是白水縣林皋鎮焦河村。自從上學離開故鄉20年來,每年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,故鄉在心中的印象越來越淡化了,而那份牽掛與懷念卻越來越強烈。多少次站在城市里鋼筋水泥叢林之上,回想故鄉那波瀾跌宕的焦河水,心里總是充滿了莫名的渴望與惆悵。

大年三十前,我終于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焦河村。這里,是我生命的起點;這條澎湃著激情與夢想的河流,就是我生命的圖騰。放眼望去,一條寬達數十米的柏油馬路,把這個寧靜的小山村與外界連通起來,世外桃源般的寧靜被打破了,伴之而來的是各種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涌入:村里四、五十戶人家,一百來口人,竟然有了6輛小汽車!村里看不到充當畜力的牛馬,許多家庭有了半自動化的農業機械;家家戶戶幾乎都修建了鋼筋水泥結構的平房或樓房,一下子告別了曾經的窯洞與瓦房;家家用上了自來水,村頭那口老井被填埋了,不再有人挑著兩只木桶或鐵桶去井里或河邊挑水,老井房作為全村新聞中心的作用也消失殆盡;再看看各家的年貨,也是琳瑯滿目,凡是城市里能夠想到的吃的、喝的、玩的幾乎都有,當然其中可能會有一些是“山寨貨”,畢竟老百姓的日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;村里以手機為代表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,從18歲到70歲之間,幾乎人手1部手機,就連我母親那種半文盲型農村老人也會用手機了,還有約10戶人家拉了家庭寬帶;更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,城里青年人時興的“QQ”“微博”“微信”,在我們那個打開了開放之門的小山村里,竟然也成為一種時尚!

我們村子一共有40戶人家,那天我自個設計了調查表格逐家逐戶進行走訪。不巧的是,當天因村里“過事”(農村的紅白喜事),實際上采集到的有效樣本僅有12戶,約占全村總戶數的30%。從走訪情況看,農村生活的變化是顯著的,與上述我的直觀感受相吻合。但在走訪的過程中,我也感受到了變化之中的憂傷。

一是農村環境污染的問題。我們村前是個大水庫,名叫林皋水庫,習慣上也叫作焦河。近年來,由于縣上在此大規模開發,游人日益增多,環庫(環河)建筑物也逐漸增多,加之庫區水面承包給了外省人搞水產養殖,客觀上雖然拉動了當地經濟,但依舊沒有跳出“開發—破壞—污染”的老路子。目前環庫主要的污染源有3方面:一是游人帶來的廢棄物,如各種水瓶、食品袋等白色垃圾較多,特別是夏天旅游旺季,河邊上到外都是隨意扔棄的包裝袋;二是環庫建筑物排放的生活垃圾,其中水庫管理站附近、泄洪道值守房附近、焦河村前等3處地方建筑物較多,有的賓館、餐飲店等直接將排污管道接入水庫,生活垃圾如廢水等直接排入水庫;三是來自外省的水面養殖承包主為了增強效益,私自向水庫投放添加劑類或激素類物質(村民說那種東西叫做“水質激活劑”),這種物質能夠增加水中的微生物供應量,有利于魚類繁殖生長,但同時也破壞了自然水質,村民反映,現在不敢下河游泳,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服了,因為游泳完了上岸身上會有一層粘乎乎的東西,洗好的衣服上也會有一層粘狀物,需要回家另外用清水沖洗。我也曾近距離觀察水質,發現不再是小時候那種清清亮亮,而是呈現出一種奇怪的泛綠色以及淡黃色。想想真是可悲!兒時的夏天,我們想什么時候游泳就什么時候跳入水中,想怎么游就怎么游!明媚的陽光下,我們可以在水中賴上個小半天,而現在,卻連一個重游的夢想也不敢!

二是農業發展滯后的問題。焦河村依山傍水,梯田層疊,屬于典型的山區村落。如果從農業經濟的角度看,此類地況屬于“四荒地(荒山、荒溝、荒丘、荒灘)”,是不適宜種植小麥、玉米等大田作物的,比較適合栽種果樹、花卉、苗木等非糧經濟作物,以及發展農家樂、觀光農業等多種經營。近幾年來,村民在實踐中逐漸調整產業結構,其中發展對路的是蘋果園,約占到全村耕地面積的20-25%。其他例如適宜當地氣候等條件的花卉、苗木繁育產業等幾乎為零,農業樂、觀光農業等也沒有發展起來。目前的現狀就是村域農業經濟缺乏活力,除了果業略有亮色外,其他搞傳統種植的家庭僅僅維持著口糧經濟,更多的青年農民選擇了外出務工,鄉村發展后勁不足。

三是農民素質較低的問題。調查走訪發現,隨著有文化的青年農民普遍選擇了外出務工,約占全村勞動力的40%;留守農村和農業的大部分為中老年農民,這些人里文盲、半文盲的老年農民約占全村勞動力的45%,具有小學或初中文化程度的中年農民約占全村勞動力的15%。也就是說,從本村看,真正支撐鄉村農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僅有15%左右。走訪還發現,這些人在綜合素質方面普遍有“三缺”:一缺技術素質,全年幾乎沒有當地相關部門進村傳授有關農業和農村技術,農民種田、管理果園全憑農資店里聽到的三言兩語,領會運用上也是一知半解;二缺法律素質,農民遇到生產生活中的問題,不知道借助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,更多沿襲了族規等傳統辦法,近年來部分村民學會了上訪,但當我與他們交流時,發現他們對主張的權益是否合法,以及如何上訪才是合法上訪等根本不清楚;三缺道德素質,以前農村那種“古道熱腸”蕩然無存,“路不拾遺、夜不閉戶”的村風也成為了傳說,經濟快速增長與轉型帶來的思想沖擊與混亂依然存在,我問一部分農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程度,他們竟一臉茫然。

為什么我的眼里滿含淚水?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。我不敢說這是一個普遍性問題,但歷史和現實都需要反思,反思是為了更好的進步。反思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的十多個年頭,我們不得不承認,是到了必須糾正過度開發、狂飆猛進、急于求成的時候了,是到了必須尊重自然歷史、遵循科學規律、著眼長遠全局的時候了。發展現代農業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,乃至實現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,都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,都必須在尊重自然、尊重歷史、尊重文化的前提下,腳踏實地的賦予并實踐群眾的機會平等,幫助群眾掌握并具備自我發展的能力,實事求是的引領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生產,在產業結構方面盡量減少行政干預,盡量用實踐的力量引領群眾自覺調整,揚長避短,增收致富。

我們的愿景呢?當然是讓農民具有市民一樣的覺悟與品位,讓農業真正成為里子豐厚、面子光彩的快樂行業,讓農村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,這樣才能系得住游子永遠的鄉愁。

【刷新頁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關閉窗口】
上一篇:我國農業科技支撐能力應加強建設 下一篇:韓長賦:“十二五”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成就輝煌
關于我們 | 聯系我們 | 中國星火農業服務網
Copyright 2015-2025 北京農聯雙創科技有限公司 @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56687號-1
電話:010-57138848  地址:北京昌平區東小口鎮天通東苑 Email:360084482@qq.com